找到相关内容9748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班禅洛桑却季绛称(慧贤法幢)的历史(二)

    难(生死自在),  此心现空大乐友,刹那不离常相伴,  何来喜观一切苦。  口头名言寻思者,聆此请思违聚蕴,  具修经验瑜伽士,一闻此歌发笑声。”  又作有颂言:  “南无玛哈牟扎雅 。  恩德无等我...

    云增·耶喜绛称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4378281.html
  • 道宣与长安社会

    ,道安所云“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”,乃为经验之总结。但是,在皇权这种强势文化的压力下,佛教也在做本能的抵抗。这种抵抗常常被称为“护法”。   道宣参加的最大的一次护法活动,是率领长安僧众抵制朝廷令僧人...关系上,任西明寺上座、奉迎舍利、致拜君亲事件,等等,有一定代表性,都值得进一步研究。隋唐时代长安佛教的宗师们都有类似的经历,也都有类似的经验与教训,本质上是一致的。   总而言之,回顾历史的目的是为了...

    王亚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30278298.html
  • 和合众缘构建和谐 两岸携手共襄盛举——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纪实

    经验,给大家开示与指导,是很有意义的事。他对论坛在台北举办表示荣幸和骄傲,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,并祝论坛圆满成功。叶小文说,如此盛大的场面,如此动人的亲情,标志着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进入新的高潮。...社会力量的踊跃参与,具有良好知识结构和国际经验的人才队伍的渐次培养,大陆佛教界的潜能将得到发挥,可以期待整个中国将成为未来的佛教大国。”   著名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始终参加了本届论坛,他认为,两岸以...

    陈星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31478325.html
  • 唐宋佛教文人的风采

    。   久别十五年,再莅杭州,苏轼已有丰富的政治经验,他重视教育、赈济灾荒、减免百姓积欠、兴修水利,杭州至今留存“苏堤”,成为西湖胜景之一。在《宋史.苏轼传》也记载着:   “轼二十年间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3578596.html
  • 《金刚经》与南宗禅——以敦煌文献为中心

    ”[14] 成佛在于一念之悟,刹那之间,而不需勤苦地长期修习。最终仍归结于“般若性空”学说。慧能用自己的经验现身说法:“我于忍和尚处,一闻言下大悟,顿见真如本性。”[15] 以自己的亲身体验,为广大...

    杨富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2378745.html
  • 和谐社会与佛学——论建立“强伦理模式”普世伦理

    的一些体会和愿望   自从医学院校毕业,几乎同时也开始了对人性和生命的探索过程,而今已有整二十年时间,尽管只是工作之余,投入的时间却也较为可观。回顾这二十年来的经验与心得,感觉有两点:一是坚持,二是...

    青云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90778802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的顿悟学说

    仅仅是强调成佛与修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,那么,南宗禅却将这一理论推到了人们的理性和经验之外。南宗在理论上尽管可以作出多种论证,就像慧能、神会等禅宗大师们所做的那样,但是,人们不禁要问:既然顿悟就在眼前...还是直立不动,叫渐修,到一千零一斧头,忽然倒塌,叫顿悟,但顿悟是借了渐修之功;四是渐修渐悟,如同磨镜,慢慢地磨,直到平滑发亮,都是慢功。这样的解释用的全是比喻,却符合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。近代学者胡适对...

    刘立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2578946.html
  • 华严宗的思想及其教判

    故略之。事法界是指我们日常所经验的事象世界,而此世界的每一事象,均可成为「三观」所依的基础,简约之,可分为「十对」:   1.教义一对:教,能诠言教;义,所诠义理。   2.理事一对:理,恒常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3478958.html
  • 回归经典.重视善本──提倡《大宝积经.无量寿如来会》

    译文质量较高。因为当时译场组织相当完备,翻译经验丰富。特别是颂文翻译,旧本有些形式是六言或八言,不很符合中国诗歌体裁的,流志重翻都改为五七言,且曲尽其意。所以徐谔替《宝积经》译本做的‘述’里说:‘大乘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3678963.html
  • 真知在佛门——收听美国之音有感而作

    这种以经验和常识为基础的判断过程既有它的可取之处,又有它不尽如意的地方。如同谁都没有见过自己的祖先、却无一例外地承认他们的存在是无可非议的一样,假如非要见到了自己的祖先才肯信其为有的话,那么这种人,...

    恒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1279190.html